問題已解決
關于什么情況下納入給付不能、給付拒絕、不完全給付和給付遲延的案例分析舉例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在合同法中,有幾種情況會導致給付問題:1.給付不能:指債務人因客觀原因無法履行其義務。例如,甲向乙購買一幅名畫,但在交付前該畫被意外燒毀,此時甲的給付義務即為客觀上不能。2.給付拒絕:指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債務人的履行。比如,甲欠乙10萬元,到期時甲主動提出還款,但乙因個人原因拒絕接收,這構成給付拒絕。3.不完全給付:指債務人雖有履行行為,但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標準或質(zhì)量要求。例如,甲向乙購買一批貨物,但收到的貨物中有部分存在質(zhì)量問題,即為不完全給付。4.給付遲延: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仍未履行其義務。如甲與乙約定在某日交付貨物,但甲未能按時交貨,則構成給付遲延。
祝您學習愉快!
在合同法中,有幾種情況會導致給付問題:1.給付不能:指債務人因客觀原因無法履行其義務。例如,甲向乙購買一幅名畫,但在交付前該畫被意外燒毀,此時甲的給付義務即為客觀上不能。2.給付拒絕:指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債務人的履行。比如,甲欠乙10萬元,到期時甲主動提出還款,但乙因個人原因拒絕接收,這構成給付拒絕。3.不完全給付:指債務人雖有履行行為,但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標準或質(zhì)量要求。例如,甲向乙購買一批貨物,但收到的貨物中有部分存在質(zhì)量問題,即為不完全給付。4.給付遲延: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仍未履行其義務。如甲與乙約定在某日交付貨物,但甲未能按時交貨,則構成給付遲延。
祝您學習愉快!
07/09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