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中級合并報表分錄太多,老是記混,有沒有更簡便的記憶方法……



?同學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稍等
08/21 23:05

董孝彬老師 

08/21 23:14
您好,分錄雖然多但很好記:先抵銷母公司長股權投資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借子權益貸長投和少數(shù)股東權益),再抵銷內(nèi)部交易比如母子公司之間賣貨未賣出去就借收入貸成本和存貨(存貨金額是未實現(xiàn)利潤等于售價減成本乘以未賣比例),內(nèi)部固定資產(chǎn)交易就借收入貸成本和固定資產(chǎn)原價(原價是售價減成本)再調(diào)整多提折舊,內(nèi)部往來應收應付直接互相抵銷,最后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子公司利潤分配(借投資收益少數(shù)股東損益年初未分配利潤貸提取盈余公積分配利潤年末未分配利潤),記住都是把內(nèi)部交易和重復計算的部分抵掉就行!

84785039 

08/21 23:40
做一題錯一題,完全想不起來相關計算和分錄……

董孝彬老師 

08/22 02:59
?同學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稍等

董孝彬老師 

08/22 03:17
?您好,這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因為合并前甲公司和乙公司、丙公司都沒啥關聯(lián)方關系嘛。那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長期股權投資在個別報表里的入賬價值,就是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甲公司付出的是定向增發(fā)的80萬股普通股,每股市價15元,所以這股票的公允價值就是80萬股乘以15元每股,列式是80×15 = 1200萬元。然后呢,支付給證券公司的股票發(fā)行費用30萬,這個是要沖減資本公積的,不影響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支付給中介機構的審計費5萬,屬于企業(yè)合并的直接相關費用,要計入管理費用,也不影響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所以最后甲公司取得這個投資在個別財務報表里的入賬價值就是1200萬元,對應選項A

84785039 

08/22 10:12
內(nèi)部交易不調(diào)整凈利潤,只有投資時點被投資單位的資產(chǎn)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不一致產(chǎn)生的損益影響才需要調(diào)整。
投資時點指的是什么 時候??

84785039 

08/22 10:15
什么是權益法,什么是成本法?

董孝彬老師 

08/22 10:20
?您好,你記住大原則就行——內(nèi)部交易(比如投資方和被投資方之間互相賣貨、賣資產(chǎn))賺的錢或虧的錢,剛開始不用調(diào)整被投資方的凈利潤!真正要調(diào)的是投資時點上,被投資單位自己資產(chǎn)(比如機器、存貨)的公允價值(市場價)和賬面價值(賬本上的原價)不一樣,這種差異后續(xù)會慢慢影響利潤(比如固定資產(chǎn)多提折舊、存貨賣出去多賺錢或少賺錢),所以需要調(diào)整凈利潤。
2.投資時點就是你(投資方)正式花錢買下被投資方股權的那一天,比如2024年1月1日你花100萬買了乙公司30%的股份,從這天起你能對乙公司有影響了(比如參與決策),那“2024年1月1日”就是投資時點!這一天你要看乙公司賬上的資產(chǎn)(比如廠房、存貨)值多少錢(賬面價值),再對比如果賣到市場上能賣多少錢(公允價值),如果兩者不一樣(比如賬上廠房值50萬,但市場價是80萬),后續(xù)這些資產(chǎn)賺錢或虧錢的方式就和原來不一樣了,所以得根據(jù)這個差異調(diào)整乙公司的凈利潤~ (內(nèi)部交易是之后你們之間的事,投資時點只看被投資方自己資產(chǎn)的“市場價和賬本價”的差別?。?成本法就是達到控制了,權益法是沒有控制,有重大影響

84785039 

08/22 10:56
1.題目一出安權益法調(diào)整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2.截圖中,為啥后面要借遞延所得稅負債?不應該是貸方嗎?

董孝彬老師 

08/22 11:03
您好,又是一個新題呀,我得去重新看題,合并報表本來就難的,課聽幾遍呀,我是聽過6遍的,答疑期間我都還聽課的

84785039 

08/22 11:05
不是我是學暈了,不知道為啥后面遞延所得稅負債在借方了?分錄計算太多了一說安權益法,完全想不起來了

董孝彬老師 

08/22 11:08
好的好的。我正在做上面那個題

董孝彬老師 

08/22 11:12
?您好,后面要借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因為一開始合并報表時,固定資產(chǎn)公允價值4000萬比個別報表賬面價值3000萬多1000萬,這多出來的部分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以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250萬(1000×25%);但后續(xù)每年合并報表按公允價值折舊(年折舊800萬),個別報表按賬面價值折舊(年折舊600萬),合并報表要多提200萬折舊,這會讓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差異從最開始的1000萬慢慢縮小,比如2022年末差異就變成800萬了,對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也得從250萬縮到200萬,所以要把原來貸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負債減少要記在借方,所以后面借遞延所得稅負債50萬(200×25%),遞延所得稅負債是負債類科目,借方表示減少,所以后面要借它來調(diào)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