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因此而造成的損失稱為不賬損失或壞賬費用。我國會計制度規(guī)定,壞賬損失計入管理費用。外商投資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計提壞賬的范圍包括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
壞賬的核算方法
(1)直接沖銷法(direct write-off method)。壞賬實際發(fā)生時直接沖銷應收賬款。這種方法簡便易行,適用于壞賬損失較小且不經常發(fā)生的企業(yè),其不足是:違背配比原則,高估收入和資產。
(2)備抵法(allowance method)。在確認收入的當期按照一定方法預先估計壞賬損失,并計入備抵賬戶,壞賬雪生時再沖減備抵賬戶。備抵賬戶是應收賬款的對銷賬戶,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應收賬款的減項,因而可以向會計報表使用者提示應收賬款的可變現凈值。
在備低法下,壞賬損失尚未實際發(fā)生,而是一項很有可能發(fā)生的或有損失。符合FASB第5號準則確認或有損失的要求。
抵法更能體現配比原則和穩(wěn)健主義,因而得到廣泛運用,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1986年對600家公司的調查顯示,有531家公司采用備抵法。
估計壞賬的方法在備抵法下,需要預先估計壞賬。主要有兩種基礎:銷售收入基礎和應收賬款基礎。
。1)銷售收基礎(relationship to sales):又稱損益表法(income statement approach)或銷售收入百分比法。根據當期銷售收入的一定發(fā)比估計當期壞賬損失的方法。如果現銷與賒銷的比例關系穩(wěn)定,可以按照不期銷售收入總額的一定發(fā)比來估計;如果現銷與賒銷的比例關系不穩(wěn)定,各期變化較大,則按照當期賒銷總額的一定百分比來估計。由于這種方法偏重費用賬戶,強調配比原則,其計算結果就是當期壞賬損失,無須考慮壞賬準備的余額。
。2)應收賬款基礎(relationship to accounts receivable):又稱資產負債法(balance sheet approach)。根據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的一定百分比估計壞賬準備的期末余額并據以計算當期壞損失的方法。由于這種方法偏重資產賬戶,能夠恰當反映應收賬款的可變凈值,計算的直接結果是壞賬準備的期末余額,而不是壞賬損失本身,因此,在確定調整分錄的金額時,應注意扣除壞賬準備的期初余額。具體計算時,應收賬款基礎有兩種方法:應收賬款余額法和賬齡分析法。
應收賬款余額法:根據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的一定百分比計算。按照行業(yè)的特點,我國行業(yè)財務制度規(guī)定了不同的提取壞賬的比例,如工業(yè)企業(yè)壞賬準備根據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3-5%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