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會計--增值稅減免、上繳及查補調(diào)賬的會計處理(二)
二、上級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一)按月繳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平時,企業(yè)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多欄式明細賬戶中核算增值稅業(yè)務;月末,結(jié)出借、貸方合計和差額(余額,下同)。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差額,表示本月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繼續(xù)留在該賬戶借方,不再轉(zhuǎn)出;若為貸方差額,表示本月應交增值稅稅額,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賬戶,轉(zhuǎn)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的貸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由于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的企業(yè)不存在當月預繳當月稅款的情況,月末也不會有多交情況。若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有借方余額,只能是當月尚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以后月份繼續(xù)抵扣)。
?。ǘ┌慈绽U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若主管稅務機關(guān)核定納稅人按日(1、3、5、10、15日)繳納增值稅,則平時按核定納稅期納稅時,屬預繳性質(zhì);月末,在核實上月應交增值稅后,應于下月10日前清繳。
平時,企業(yè)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中核算增值稅業(yè)務。其中,當月上交當月增值稅額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月末,結(jié)出該賬戶借方、貸方合計和差額。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為貸方差額,表示本月應交未交增值稅稅額,應轉(zhuǎn)至“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貸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為借方差額,由于月中有預繳稅款的情況,故該借方差額不僅可能是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而且還可能包含了多交的部分。多交稅額是多少,尚未抵扣額又是多少,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1.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借方差額大于“已交稅金”合計數(shù)時,表明當月已交稅金全部為多交。同時,兩者差額為本月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
[例2] 某企業(yè)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 方 貸 方 借或貸余額
進項稅額 2850 銷項稅額 2550
已交稅金 1200
合 計 4050 合計 2550 借 1500
借方差額1500元中包括多交的1200元稅款和留待抵扣的300元進項稅額(2550-2850=-300),多交稅額應從“轉(zhuǎn)出多交增值稅”賬戶轉(zhuǎn)至“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的借方,尚未抵扣稅額留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的借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2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多交增值稅) 1200
結(jié)轉(zhuǎn)后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余額300元。
2.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差額等于“已交稅金”的合計數(shù)時,表明已交稅金全部為多交。同時,本月無待抵扣進項稅額。
[例3] 某企業(yè)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 方 貸 方 借或貸 余 額
進項稅額 2850 銷項稅額 2850
已交稅金 1200
合 計 4050 合 計 2850 借 1200
借方差額1200元即為已交稅金1200元或多交稅金1200元。同時,當期銷項稅額2850元即為當期進項稅額2850元,無待抵扣進項稅額。作會計分錄同上。結(jié)轉(zhuǎn)后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為零。
3.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差額小于“已交稅金”的合計數(shù)時,表明已交稅金中部分為應交稅額、部分為多交稅額,借方差額即是多交稅額。
[例4] 某企業(yè)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 方 貸 方 借或貸 余 額
進項稅額 2850 銷項稅額 3000
已交稅金 1200
合 計 4050 合 計 3000 借 1050
本月該企業(yè)已交稅金1200元,其中應交150元(3000-2850=150),故多交1050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05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多交增值稅) 1050
結(jié)轉(zhuǎn)后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為零。
?。ㄈ嶋H上繳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當月預繳、上繳當月應交增值稅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2.月初結(jié)清上月應交增值稅或上繳以前月份(年度)欠繳增值稅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一)按月繳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平時,企業(yè)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多欄式明細賬戶中核算增值稅業(yè)務;月末,結(jié)出借、貸方合計和差額(余額,下同)。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差額,表示本月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繼續(xù)留在該賬戶借方,不再轉(zhuǎn)出;若為貸方差額,表示本月應交增值稅稅額,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賬戶,轉(zhuǎn)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的貸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由于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的企業(yè)不存在當月預繳當月稅款的情況,月末也不會有多交情況。若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有借方余額,只能是當月尚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以后月份繼續(xù)抵扣)。
?。ǘ┌慈绽U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若主管稅務機關(guān)核定納稅人按日(1、3、5、10、15日)繳納增值稅,則平時按核定納稅期納稅時,屬預繳性質(zhì);月末,在核實上月應交增值稅后,應于下月10日前清繳。
平時,企業(yè)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中核算增值稅業(yè)務。其中,當月上交當月增值稅額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月末,結(jié)出該賬戶借方、貸方合計和差額。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為貸方差額,表示本月應交未交增值稅稅額,應轉(zhuǎn)至“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貸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為借方差額,由于月中有預繳稅款的情況,故該借方差額不僅可能是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而且還可能包含了多交的部分。多交稅額是多少,尚未抵扣額又是多少,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1.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借方差額大于“已交稅金”合計數(shù)時,表明當月已交稅金全部為多交。同時,兩者差額為本月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
[例2] 某企業(yè)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 方 貸 方 借或貸余額
進項稅額 2850 銷項稅額 2550
已交稅金 1200
合 計 4050 合計 2550 借 1500
借方差額1500元中包括多交的1200元稅款和留待抵扣的300元進項稅額(2550-2850=-300),多交稅額應從“轉(zhuǎn)出多交增值稅”賬戶轉(zhuǎn)至“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的借方,尚未抵扣稅額留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的借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2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多交增值稅) 1200
結(jié)轉(zhuǎn)后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余額300元。
2.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差額等于“已交稅金”的合計數(shù)時,表明已交稅金全部為多交。同時,本月無待抵扣進項稅額。
[例3] 某企業(yè)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 方 貸 方 借或貸 余 額
進項稅額 2850 銷項稅額 2850
已交稅金 1200
合 計 4050 合 計 2850 借 1200
借方差額1200元即為已交稅金1200元或多交稅金1200元。同時,當期銷項稅額2850元即為當期進項稅額2850元,無待抵扣進項稅額。作會計分錄同上。結(jié)轉(zhuǎn)后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為零。
3.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差額小于“已交稅金”的合計數(shù)時,表明已交稅金中部分為應交稅額、部分為多交稅額,借方差額即是多交稅額。
[例4] 某企業(yè)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 方 貸 方 借或貸 余 額
進項稅額 2850 銷項稅額 3000
已交稅金 1200
合 計 4050 合 計 3000 借 1050
本月該企業(yè)已交稅金1200元,其中應交150元(3000-2850=150),故多交1050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05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多交增值稅) 1050
結(jié)轉(zhuǎn)后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為零。
?。ㄈ嶋H上繳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當月預繳、上繳當月應交增值稅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2.月初結(jié)清上月應交增值稅或上繳以前月份(年度)欠繳增值稅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推薦閱讀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