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長金人慶昨天上午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財政支持“三農”、兩稅合并對外資的影響、燃油稅、廉租房等一系列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他表示,中國近幾年來的稅收激增主要源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稅收征管的加強,而作為公共財政,在支持“三農”方面要先覆蓋民生問題。他還表示,兩稅合并不會對外資企業(yè)產生大的影響,抑制高房價需要地方政府履行在廉租房建設方面的責任,而燃油稅的出臺仍要等待條件成熟。
財政支持“三農”:
民生問題優(yōu)先
對于有觀點認為中國目前財政對“三農”的支持力度還不夠,金人慶承認總體水平確實還比較低,不過他表示,本屆政府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已是歷史上最強的一個時期。對于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有9億都在農村的國家來說,公共財政在農村首先要把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保障這些民生問題覆蓋好。
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我國用于支持“三農”的財政資金達到了3397億,而今年預計會進一步增加到3917億。在去年取消了農業(yè)稅、農業(yè)特產稅和牧業(yè)稅后,金人慶表示,財政部今年將著力解決農民小孩的讀書問題、農民的看病難問題和養(yǎng)老社會保障問題以及農民最關心的生產生活條件問題。
財政收入激增主因:
經濟增長和稅收征管加強
金人慶還對去年財政收入激增的主因進行了解釋。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中國GDP增長了10.7%,財政收入達39000億,增長逾2成,超過GDP增長近10個百分點。
對此,金人慶表示,這主要是源于近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中國稅收征管的加強。因為同期中國并沒有出臺增加稅種的政策。
他表示,中國目前的經濟和稅收、財政已經形成良性循環(huán)。兩稅合并盡管會導致財政1000億的減收,但會為企業(yè)減負,進一步把企業(yè)規(guī)模做大,從長遠看也將使財政的“蛋糕”更大。
兩稅合并影響:
外資企業(yè)負擔增加不大
對于新企業(yè)所得稅法草案將稅率統(tǒng)一定為25%是否會影響外商在中國的投資積極性的問題,金人慶認為,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因為草案已從各個方面降低了外資企業(yè)在稅率調整后的財務負擔。他介紹說,這些措施包括對一些特殊產業(yè)和特定類型的企業(yè)實行優(yōu)惠利率,“稅率真正從15%提高到25%的企業(yè)數(shù)量是很有限的!苯鹑藨c稱。
他一并表示,由于草案還規(guī)定了5年的過渡期,外資企業(yè)每年的所得稅負擔實際上每年才增加1到2個點,非常有限。
他說,假如該草案此次獲得通過,將于2008年1月1日起實行。
燃油稅:
首先解決道路收費問題
金人慶昨日還一并對外界關注的燃油稅問題作了回應。溫家寶總理日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闡述了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目標,這使各界呼吁了多年的燃油稅預期出臺再一次升溫。
金人慶表示,燃油稅能否盡快出臺,還要看如何理順其與道路收費及其他收費的關系。他解釋說,雖然征收燃油稅可以促進增加能源和加強環(huán)保,但也可能增加群眾的負擔。
中國的燃油稅首先還是解決道路的收費問題,這樣設計不會增加社會的負擔,但是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單位就要根據(jù)跑路用油的情況而定。當然從稅率上來講,現(xiàn)在燃油稅間接也可以起到節(jié)約用油的作用,也還需要進一步設計稅制來解決。
“我們正抓緊準備,希望盡快把原來設計的燃油稅出臺,但關鍵還是要看條件是否成熟!彼f。
抑制高房價:
地方政府應加強廉租房建設
對于分稅制改革后,地方財政收入減少從而謀求賣地增收導致高房價的說法,金人慶并不贊成。他表示,自1994年中國實行稅制改革以來,中央財政收入每年的75%-76%實際上都用于了地方政府,中央財政本級僅僅用了不到25%.
他認為,加強廉租房建設是地方政府的職責。地方財政應在這方面有所作為,認真貫徹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在收取的土地出讓金中拿出相當比重用于廉租房建設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