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的新形勢,促進在農特產品流通,推動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消費水平,推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地方稅務局日前已正式發(fā)文通知,從2003年1月1日起停止征收屠宰稅。自2003年1月1 日至文到之日已征收的稅款原則上可以申請退還,此前未征稅款(含歷年欠稅)不再補征。這是筆者近日從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地稅局獲悉的。
另據了解,從今年起,福建省除保留煙葉和原本收購環(huán)節(jié)兩個品目的農業(yè)特產稅外,其余品目的農業(yè)特產稅均暫緩征收,同時停征屠宰稅。緩征部分農業(yè)特產稅后,原來隨農業(yè)特產稅附征的收費項目也一律停止征收。停征屠宰稅后,原來地方隨屠宰稅附征的其他收費項目也一律停止(按國家規(guī)定收取的檢疫費等合法收費除外)。
福建省財政廳強調,有關收購單位和收購者不得借機壓級壓價,要確保農民能從此次農業(yè)特產稅的改革中真正得到實惠,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同樣,各地停征屠宰稅后,不得以任何名義、方式,向屠宰、收購生豬、菜牛、菜羊等應稅單位和個人變相征收、平攤屠宰稅。
據漳州市薌城地稅局有關人員介紹,屠宰稅只是一個地方小稅種,占地稅收入比重極小,停征以后對薌城區(qū)沒有多大影響,但對一些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可能有較大影響。
* 屠宰稅征收詠嘆調:難——易——難
正如屠宰稅的曲折歷史一樣,漳州市區(qū)屠宰稅的征收方式也多次變更,從最早的到集貿市場逐一征收,到后來的屠宰場集中征收,最后又回到集貿市場逐一征收,稅務工作人員經歷了“難——易——難”的征收之路。
漳州市區(qū)生豬集中屠宰之前,屠宰稅由各稅務所工作人員直接到市場上向屠宰戶征收稅金,豬每頭4元、牛每頭6元、羊每頭0.5元。據了解,當時漳州市市區(qū)已有10多個集貿市場,每個市場一般有數十個豬肉攤。各稅務所工作人員每天早上都要進市場一一征收,工作量很大,大家疲于奔命。而且,有的屠宰戶拒繳屠宰稅,一些屠宰戶也跟著不交,有的還威脅稅務工作人員,征收工作困難重重。那時候曾參與屠宰稅征收工作的一位薌城地稅工作人員對此記憶猶新,他說,當時他們一般兩人結伴到市場征收,遇到拒不繳稅的“釘子戶”,只能“回朝搬師”,與稅務所其他人一起做通該屠宰戶的思想工作,對一些確實的“刁難戶”,也采取強制執(zhí)行措施,征收工作才得以繼續(xù)開展下去。漳州市區(qū)生豬集中屠宰之后,1996年底至1999年底市區(qū)屠宰場集中征收屠宰稅,征收工作比較順利,稅務工作人員相對輕松了一陣子。后來,漳州市政府有關會議決定,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在屠宰場集中屠宰豬等牲畜繳納的屠宰稅,改由經營者在集貿市場繳納,采用按月核定征收的辦法,每月16日在各市場工商所管理站征收。據介紹,按月核定征收雖然可以省去不少工作量,但是由于不是按實征收,這個決定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執(zhí)行,屠宰稅的征收工作不久又陷入困境。
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屠宰稅很難收齊、收足,停征屠宰稅的呼聲越來越大。
* 屠宰稅已風風雨雨走過53個春秋
今年1月1日,屠宰稅停征了。屠宰稅雖說是一個地方小稅種,但它誕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二年,風風雨雨已走過53個春秋,可以稱得上“元老”級稅種了。查閱紙張已經發(fā)黃的幾本地稅方面的書籍,筆者發(fā)現屠宰稅“一生”歷經變更,頗有傳奇色彩。
1950年政務院公布屠宰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凡屠宰豬、羊、牛等牲畜者,均依規(guī)定繳納屠宰稅。屠宰稅按牲畜宰后的實際重量從價計征,稅率為百分之十。
1983年福建省政府發(fā)出通知,調整屠宰稅稅額,豬每頭由2.5元提高為4元,牛每頭由4元提高為6元,羊每頭由0.3元提高為0.5元。這個通知從1984年1月1日起執(zhí)行。
1994年福建省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文件規(guī)定制定福建省屠宰稅征收辦法,規(guī)定屠宰稅按頭定額征收,其稅額為:豬每頭10元,牛每頭15元,羊每頭2元。
福建:停征屠宰稅 緩征部分農業(yè)特產稅
上一篇:北京自行車稅訖標志有了全新的樣式
- 發(fā)表評論
- 我要糾錯